週末下午,小庭從才藝課回到家,一進門就聞到淡淡的水果香氣飄來。
「媽媽~好香喔!今天有水果點心嗎?」
媽媽從廚房探出頭來笑說:「有啊~今天買了妳最愛的葡萄跟草莓,等等吃之前要幫我洗乾淨喔~」
「沒問題!」小庭一邊哼著歌一邊拿出水果,撥開葡萄袋子,抓起幾串就往水龍頭底下沖,然後放進碗裡。
這時媽媽剛好走過來,一看到忍不住皺眉:「欸欸欸,妳這樣不行啦~」
「怎麼了?我有沖水啊!」小庭一臉無辜。
媽媽拉了張椅子坐下來:「你知道水果表面有時候會殘留農藥,還有在運送、包裝時可能會沾到細菌或灰塵嗎?光是『沖』一下水根本洗不掉什麼東西啦~」
「可是大家都是這樣洗的耶?我在學校午餐時間看到營養午餐阿姨,也都用水沖一沖就拿來切了耶~」小庭有點不服氣的說著。
媽媽笑了笑:「營養午餐阿姨其實也有用消毒水稀釋浸泡過喔,家裡雖然沒那麼講究,但至少也要用手搓、或用水果刷幫忙清潔一下才比較保險~」
「哇~原來洗水果也不能偷懶耶。」小庭突然像想到什麼:「那我用肥皂洗可以嗎?」
媽媽連忙搖頭:「不行啦~水果會吸附肥皂的味道,吃下肚反而不好。用清水搭配搓洗最安全,或是買那種可以清潔蔬果的食品級洗潔劑也可以啦~」
「好啦~那我來重新洗一次!」小庭乖乖挽起袖子,把剛剛的葡萄一顆顆丟進水盆裡認真地搓洗,還很得意地說:「我以後要當洗水果小專家!」
媽媽在旁邊笑著搖頭:「等你變專家,再來幫我洗愛文芒果,那個黏到不行,每次洗完我手都香三天~」
「沒問題~洗水果以後就交給我吧!」
你以為把水果拿到水龍頭底下沖一沖就乾淨了嗎?
原來洗水果也有這麼多眉角,從清洗方式、時間長短到是不是削皮前就該處理,每一個小細節都可能決定你吃得乾不乾淨!
今天就來一次搞懂,怎麼洗才真的安心吃水果吧!
水果削皮前要洗嗎?反正皮會丟掉呀?
很多人以為「反正皮要削掉,洗不洗沒差」,但其實這是一個常見的誤會!
當你用刀子切水果時,刀子會先接觸到果皮,再滑進果肉裡。
如果果皮上有農藥殘留、灰塵或細菌,就會隨著刀面一起帶進果肉裡,也就是說——沒洗皮=整顆都沒洗!
這個問題尤其常見在芒果、奇異果、哈密瓜、柳橙、檸檬等帶皮水果上,有些外皮甚至有細小絨毛或凹凸不平的表面,更容易藏污納垢。
所以記得:削皮之前一定要洗!
可以先用流動清水沖洗,再搭配蔬果刷輕輕刷除表面髒污,就能大幅降低吃進農藥或細菌的風險。
水果要用清潔劑或洗碗精來洗才乾淨嗎?
雖然有些人擔心單用清水不夠乾淨,會想用洗碗精或清潔劑來清洗水果,但這其實不是正確的做法!
根據衛福部與食藥署建議,不應該使用洗碗精、清潔劑或含化學成分的洗劑清洗水果,因為這些成分不一定能完全沖掉,反而可能殘留在水果表面,吃進去反而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正確做法應該是
- 使用流動清水沖洗
- 對於表皮較粗糙的水果(如蘋果、梨子、奇異果)可以使用蔬果刷輕刷
- 想要多一層把關,也可以使用市售天然蔬果清潔液(有食品用標示)或使用小蘇打水稀釋液,再沖洗乾淨
小提醒:水果洗完後要瀝乾或用乾淨的廚房紙巾擦乾,避免水分成為細菌溫床唷!
聽說用鹽巴洗水果效果最好?
鹽巴有天然殺菌的功能,很多人相信「用鹽搓一搓水果表皮」能清除農藥、蠟和細菌,但實際效果其實沒有這麼神奇。
真相是這樣的
根據食藥署與學界研究,流動清水沖洗+蔬果刷刷洗其實是最安全又有效的方式,遠比鹽水泡、鹽巴搓來得實際。
鹽巴的摩擦力確實可以幫助帶走一些附著在表面的灰塵、髒污或部分蠟質,但對於農藥殘留或微生物並沒有明顯去除效果。
而且如果用力過度搓洗,反而可能破壞水果表皮,讓細菌有機會滲入果肉,影響保存與安全。
水果要浸泡多久才算乾淨?
很多人覺得「泡得越久越乾淨」,但其實…泡太久反而可能讓水果更危險!
正確觀念如下
- 一般水果建議浸泡 1~3 分鐘即可。重點是「讓表面的髒東西先浮出來」,但泡完之後要搭配刷洗或用手搓洗,才算真的有清潔到。
- 泡太久(超過 10 分鐘)可能會讓農藥、病菌反而滲入果肉,尤其是表皮較薄的水果(例如草莓、小番茄),這樣吃下去反而更危險。
- 如果是想用鹽水或小蘇打水清洗,也是一樣,浸泡 1~3 分鐘後就要用流動水沖洗乾淨,才不會殘留鹽分或清潔劑。
小提醒:不建議用洗米水、醋水長時間浸泡,這些民間偏方有時反而會改變水果風味,效果也不比清水來得明顯。
水果可以邊洗邊切嗎?這樣比較方便?
千萬不要,這個習慣反而會讓細菌更容易跑進水果裡!
很多人貪圖方便,邊沖水邊削皮、切水果,但這麼做其實風險很高,原因如下:
- 刀子或削皮器若沒先清洗乾淨,會把水果表面的細菌直接帶進果肉。
- 切開的水果內部本來是無菌的,一旦暴露、又接觸到水槽、手、刀具,容易受到污染。
- 水槽或砧板本身如果不乾淨,更可能造成二次污染。
正確做法應該是
- 再進行削皮或切塊處理
這樣才能避免細菌或髒東西「洗」進去,吃得更安心!
2. 整顆水果洗乾淨(先沖再搓)
3. 擦乾表面或晾乾
洗過又冷藏的水果還要洗嗎?
要!即使之前洗過,吃之前還是要再洗一次比較安全。
很多人會把水果洗好之後放進冰箱保存,覺得吃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吃了,但事實上,這樣做還是有些風險
- 冰箱不是無菌環境:水果在冰箱裡儲存時,可能會接觸到其他食物、容器或水氣,進而受到污染。
- 濕氣容易滋生細菌:洗過的水果若沒擦乾就冷藏,濕潤的表面反而成了細菌溫床。
- 手接觸過的地方不一定乾淨:冷藏前整理水果時,若手沒洗乾淨,或容器不夠乾淨,也會造成污染。
正確做法應該是
- 如果是整顆水果,吃之前再沖洗一次最安心。
- 如果已經切開保存,建議密封冷藏,食用前仍要再次清洗或去除表面。
- 為了保存方便,可以洗乾淨後擦乾,再放密封盒冷藏,這樣可降低細菌繁殖的風險。
小編畫重點
削皮前還是要洗!
別以為削皮就能避開細菌~刀子經過外皮再進入果肉,沒洗的皮反而把髒東西帶進去!
不用洗碗精或清潔劑!
這些成分不適合吃進肚子,用流動清水+蔬果刷才是王道!
鹽水有幫助,但別過度迷信!
可以稍微泡一下去汙除農藥,但不是萬靈丹~也別忘了後續清水沖洗乾淨。
浸泡時間不用太久!
3~5分鐘就夠囉~泡太久反而可能讓細菌有機會滋生,清洗完盡快處理!
洗完再切,千萬別邊洗邊切!
切開後的果肉會直接接觸水~若水沒乾淨反而把細菌吃下肚!
冷藏過的水果要不要再洗?
要!要!還是要!冷藏只是抑菌不是滅菌,吃之前還是沖一下比較安心!
水果雖小,清洗學問可不小!洗對方法才能吃得更安心~你學起來了嗎?